首页
88体育直播app下载介绍
产品展示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88体育直播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 1992年,炮兵第10师转隶第16集团军后,为何移防吉林延吉?

1992年,炮兵第10师转隶第16集团军后,为何移防吉林延吉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36

【】

董存瑞的英勇行为广为人知。在关键时刻,他毅然举起炸药包摧毁了敌军的堡垒,并大声呼喊:“为了新中国,前进!”对于不太了解军事历史的人来说,可能不清楚董存瑞曾服役于炮兵第10师。

董存瑞,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,他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。1948年,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,董存瑞担任爆破组组长,负责摧毁敌人的碉堡。面对敌人密集的火力,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,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支撑,将炸药包固定在碉堡下方,最终引爆,壮烈牺牲。他的英勇行为为后续部队的进攻扫清了障碍,确保了战斗的胜利。董存瑞的事迹被广泛传颂,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象征之一,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。

1992年,炮兵第10师从原属部队划归第16集团军指挥。随后,该师指挥部从磐石县迁至延吉。有人可能会问,为什么炮兵第10师要搬到吉林延吉?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炮兵第10师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。

炮兵第10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,当时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询义暴动中,红军的火种首次点燃。到了1937年9月,这支部队已经发展成为八路军绥德警备司令部。随后在1939年12月,中央军委以此为基础,组建了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,由文年生和阎红彦分别担任军政领导,该旅下辖第3团和第8团。

陕甘宁边区旧址位于中国西北地区,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。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,也是毛泽东等领导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。旧址包括多处历史建筑和遗址,如杨家岭、枣园等,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环境下的奋斗历程。如今,这些旧址已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,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。

在抗日战争期间,这支部队及其前身一直负责保卫陕甘宁边区。1945年1月,这支部队被重新命名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1旅,并同时担任关中军分区的职责。到了1947年3月,部队再次更名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1旅,随后在同年9月,它又被改称为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警备第1旅。

1949年2月,原旅与骑兵第6师第1团合并组建为第4军10师,下辖第28、29、30三个团,由高锦纯和左爱分别担任军事和政治领导。在解放战争期间,该师及其前身部队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,包括延安保卫战、宜川战役、西府陇东战役、荔北战役、陕中战役、扶眉战役以及兰州战役等。

1952年7月,第10师被撤销编制,其师部被重组为炮兵第10师师部,负责指挥炮兵第1、2、3团。到了同年12月,炮兵第10师进行了人员精简和结构调整,下属部队调整为炮45、46、32团。1953年9月,炮兵46团被划归到炮兵第八师。同年12月,炮兵第八师的炮31、43团则被调至炮兵第10师。

炮兵第10师的荣誉单位“董存瑞班”向某单位赠送了旗帜。

1955年4月,原属火箭炮第21师的炮203团划入炮十师编制,这支部队正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生前服役的单位。同时,炮43团也转隶炮11师。在此后的岁月里,炮十师经历了多次编制调整,但作为荣誉象征的"董存瑞班"始终保留在该师建制内,成为这支部队的光荣传承。

1958年7月,炮兵第10师划归沈阳军区管理。1970年4月,该师师部及所属的炮45团、炮203团从汪清县和宁安县迁至吉林省磐石县。1983年1月,沈阳军区炮兵指挥机构解散,炮兵第10师被调至第68军,并承担军区预备队炮兵师的职责。

原炮兵第10师的指挥部所在地

1985年9月,第68军撤销编制,炮兵第10师划归沈阳军区司令部直接管辖,成为军区直属的炮兵部队。到了1992年10月,炮兵第10师被划入第16集团军,师部也从磐石县迁至延吉市。这次迁移至吉林延吉,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:

守备第10师被正式撤销编制。

1961年2月,沈阳军区在吉林省组建了长白山岳师,后来更名为第213师。这个师主要由第637、638、639三个团组成,归吉林省军区管辖,师部设在安图县的二道白河。第213师的历史并不长,其人员构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部分。

第64军下属的190师,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支重要部队。该师在历史上参与了多次重大战役,展现了卓越的战斗力。作为第64军的一部分,190师在组织结构和作战任务上与其他师级单位紧密配合,共同构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。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,190师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,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。这支部队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其历史贡献和军事成就值得铭记。

吉林省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设在吉林省的省级军事机构,主要负责该地区的国防动员、民兵预备役建设、兵役征集以及国防教育等工作。作为地方军事组织,它在维护地方安全、参与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吉林省军区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,确保国防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,为吉林省的稳定与繁荣提供有力保障。

三个独立连队。

1964年12月,第213师重新组建为吉林省军区独立师。两年后的1966年7月,这支部队更名为吉林省军区独立第1师。1970年6月,师部转移到汪清县的柳树河地区。到了1976年2月29日,独立第1师再次改回吉林省军区独立师的名称。

1980年12月,原吉林省军区独立师经过调整,成为沈阳军区旗下的守备第10师。一年后,即1981年12月,该师划归第68军管辖。到了1985年9月,随着第68军被撤销,守备第10师转而隶属第16集团军。同年10月,师部搬迁至延吉市。

守备第10师某部队曾经的驻地遗址。

1990年末,守备第10师重新划归吉林省军区管辖。两年后的1992年10月,该师接到撤销编制的命令。与此同时,炮兵第10师进驻了原守备第10师的指挥部,这种部队轮换调整在当时并非个别现象。

1985年,我国实施大规模军队精简,北京军区第69军被撤销编制。随后,第28集团军接管了原第69军的驻地,从临汾迁至大同。这种安排的优势在于,能够充分利用原有驻地的设施,减少整编过程中的开支。

二、沿着铁路线布置兵力,方便快速调动;

炮兵第10师装备了多种火炮,虽然具备一定的机动能力,但并不适合长途行军。因此,铁路运输成为最理想的选择。延吉地区有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——长图铁路,连接着吉林省的粮食产区、森林地带和新兴工业城市。

长春至图们的铁路线

炮兵第10师借助长图铁路的便利,能够迅速抵达位于长春的第16集团军总部,同时以长春为枢纽,灵活调动至周边地区。这种沿铁路线布防的策略,正是我军一贯的优势所在。举例来说,原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127师长期驻扎洛阳,正是因为其地处陇海铁路的关键位置。

三、部队之间可以协同作战,相互支援。

在黑白棋的对弈中,必须坚持“走一步,想三步”的策略,这样才能确保进攻有条不紊,持续压制对手,不给对方任何反击的机会。同样,在军事部署中,各部队之间也要紧密配合,相互支援。这是多兵种联合作战的基本原则,也是全面提升合成集团军作战效能的关键所在。

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

吉林东侧驻扎着炮兵第10师,而在西南方向的四平则驻守着第32师。正如前文所述,延吉地区拥有完善的铁路系统,这使得炮兵第10师能够在需要时迅速支援第32师。同样,第32师也能迅速向东推进,协助炮兵第10师。总的来说,发达的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两支部队之间的距离,使得协同作战变得更加便捷。

炮兵第10师转移到延吉,背后有着历史传承和军队改革的双重因素。2003年11月,这支部队在第16集团军的编制调整中被改编为炮兵旅。到了2016年2月,该炮兵旅随所属集团军划归北部战区陆军管辖。这一系列变动既体现了部队的历史延续性,也顺应了新时代军队精简整编的要求。

▲第78集团军所属的“董存瑞部队”在北部战区进行实战演习的现场照片。

2017年,原属第16集团军的炮兵旅被划归北部战区陆军第78集团军,并更名为炮兵第旅,这支部队因“董存瑞部队”的称号而闻名。两年后的2019年10月,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上,“董存瑞班”的战旗作为百面荣誉战旗之一亮相,为炮兵第旅增添了新的荣誉。

《军魂凝聚于白山黑水:我的师长与我们的师》(周建国·原炮兵第10师退伍老兵)